解决方案
智驭节能之道

精研洁净之境

质造高效未来
首页 解决方案 动物房
动物房洁净解决方案
咨询方案详情

ISO5~7
洁净等级
隔离环境、屏障环境
环境分类
≤3
沉降菌最大平均浓度
行业痛点破解
  • 温湿度失衡
    不同种类动物对温湿度要求各异,如 SPF 级实验小鼠适宜温度在 20-26℃,相对湿度 40%-70%。一旦空调、加湿器等设备故障,或因季节更替未及时调整参数,极易引发温湿度波动。高温潮湿环境下,动物易中暑、滋生皮肤病;低温干燥则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,影响动物健康与实验数据准确性。
    痛点破解
    设备升级与智能监控
    为动物房安装高精度温湿度传感器,与智能控制系统相连,实时采集并反馈温湿度数据。一旦数据超出适宜范围,系统自动触发空调、加湿器、除湿器等设备进行调节。例如,当温度高于小鼠适宜温度上限时,空调自动启动制冷模式;湿度偏低时,加湿器自动开启,确保温湿度始终稳定在规定区间。
  • 空气质量不佳
    动物呼吸、排泄物分解会释放氨气、硫化氢等有害气体,若通风系统不畅,这些气体浓度飙升,刺激动物呼吸道,降低动物免疫力。此外,灰尘、微生物等悬浮颗粒也会随着空气质量下降而增多,增加动物感染疾病风险,尤其是对呼吸道敏感的动物,如豚鼠,影响更为严重。
    痛点破解
    高效通风系统升级
    安装洁斐然高效率,低能耗,可靠性强的过滤器系统,去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、灰尘与微生物,对进入动物房的空气进行层层过滤,确保空气质量达标。
  • 交叉感染风险
    动物房内动物种类、批次多,若饲养区域划分不合理,人员、物资流动路径交叉,易造成交叉感染。例如,新引进动物未经严格检疫与隔离,直接混入原有种群,可能将携带病原体传播开来;工作人员未更换工作服、鞋套便在不同饲养区穿梭,也会成为病菌传播媒介。
    痛点破解
    合理区域规划与流线管理
    合理规划动物房布局,严格划分饲养区、检疫隔离区、清洁区、污染区等功能区域,并设置明显标识。制定科学的人员、物资、动物流动路线,避免交叉。例如,人员进入动物房需依次经过更鞋、更衣、洗手、消毒、风淋之后,再进入清洁区,最后进入饲养区;新引进动物先在检疫隔离区观察,确认无疫病后通过专用通道进入饲养区。
  • 消毒不彻底
    日常清洁消毒工作繁杂,若消毒流程不规范、消毒剂选择不当或消毒设备老化,都难以彻底杀灭病菌。像地面、墙角、笼具缝隙等卫生死角,常规消毒手段往往难以触及,长期积累,成为疫病爆发隐患。
    痛点破解
    规范消毒流程与操作
    制定详细的消毒操作手册,明确消毒频率、消毒方法、消毒剂使用浓度等。例如,每日对动物房地面、墙面、笼具进行擦拭消毒,每周进行一次全面喷雾消毒,每月进行一次熏蒸消毒。消毒时,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,确保消毒无死角,尤其是地面墙角、笼具缝隙等易忽视区域。
  • 布局不合理
    前期设计若未充分考量动物数量增长、实验需求变化,易出现空间布局不合理问题。如饲养区空间狭小,动物活动受限,影响其生长发育;而一些辅助区域,如饲料储存间过大,造成空间浪费,整体运营效率低下。
    痛点破解
    空间评估与需求分析
    对动物房现有空间进行全面评估,结合动物饲养数量、种类变化以及未来实验发展需求,制定合理的空间规划方案。例如,若实验动物数量预计增加 20%,则相应扩大饲养区面积;根据实验项目需求,增设专门的实验操作区或特殊动物饲养区。
  • 功能分区混乱
    部分动物房存在功能分区界限模糊情况,清洁区与污染区未有效隔离,饲料、垫料等清洁物资与动物排泄物等污染物混杂存放,增加交叉污染风险,也给日常管理带来极大不便。
    痛点破解
    明确分区界限与标识
    清晰划分各功能区域,设置实体隔断或明显标识牌,如在清洁区与污染区之间设置门禁系统,只有经过消毒、更换工作服的人员才能进入清洁区。在各区域入口处张贴醒目标识,注明区域功能、进入要求等信息,防止人员误闯造成交叉污染。
  • 维护技术缺乏
    专业设备维护需要具备特定技术知识的人员,但部分动物房缺乏此类专业人才。
    痛点破解
    维护计划
    根据实际使用情况,洁斐然会制定详细的预防性维护计划。例如,每月对空调设备进行一次滤网清洗、电气系统检查;每季度对通风系统进行一次风道清洁、风机保养;每年对所有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性能检测与校准。通过预防性维护,降低设备故障率,延长设备使用寿命。
适用行业范围
  • 药物研发动物房
    毒性试验 药效学评价 GLP动物房
  • 教学动物房
    教学实践 动物解剖 生理实验操作
  • 科研动物房
    科学研究实验
  • 实验动物生产房
    SPF 级实验动物
智控洁净环境·全周期服务
  • 01 洁净度等级
  • 02 空气处理系统
  • 03 温湿度控制
  • 04 静电防护
  • 05 材料选择
  • 06 照明系统
  • 07 噪声控制
  • 08 自动化与监控系统
  • 09 节能设计
  • 10 人员与物料管理
  • 11 维护与管理
  • 12 洁净度等级
工程师在线为您解答
  • 洁净度等级

    01

    根据生产工艺需求,确定洁净厂房的洁净度等级(如ISO 14644-1标准中的ISO 5、ISO 6等)。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通常要求较高的洁净度,尤其是微电子、半导体制造等领域。
    在平面方案规划时,需要根据工艺流程,合理划分不同洁净等级的区域,避免交叉污染。
  • 空气处理系统

    02

    洁净室内末端采用高效过滤器(HEPA)或超高效过滤器(ULPA)来确保空气洁净度。通常采用三级过滤系统(初效、中效、高效)。
    洁净厂房通常采用单向流(层流)或非单向流(湍流)的气流组织方式。单向流适用于高洁净度区域,确保空气流动均匀,减少污染物滞留。
    根据洁净度要求,设计合理的换气次数。洁净度区域通常需要较高的换气次数,高洁净度区域则是以风速作为指标。
    AMC气体也是洁净室的重要风险点,通常采用分子过滤器/化学过滤器来控制此类风险。
  • 温湿度控制

    03

    电子信息技术生产过程中,温度波动会影响产品质量,因此需要精确控制温度,通常控制在22±2℃。
    湿度控制同样重要,通常控制在45±5% RH。过高的湿度可能导致设备腐蚀,过低的湿度则可能引发静电问题。
  • 静电防护

    04

    对于可能产生的静电,首先可以采用防静电地板,防止静电积累对电子元器件造成损害。其次通过接地系统、防静电工作服、防静电设备等措施,确保静电能够及时消散。最后可以在关键区域使用离子风机,中和静电电荷。
  • 材料选择

    05

    墙面和天花板采用光滑、易清洁、不产尘的材料,如彩钢板、不锈钢板等。地面材料选择防静电、耐磨、易清洁的地面材料,如环氧树脂地坪、PVC地板等。洁净厂房的门窗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,防止外界污染物进入。
  • 照明系统

    06

    洁净厂房的照度通常要求较高,以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清晰地进行操作。一般照度要求在300-500 lux,选择不易积尘、易清洁的洁净灯具,且灯具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,防止灰尘进入。
  • 噪声控制

    07

    洁净厂房的噪声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,通常要求低于65分贝。可以通过合理的设备选型以及布局、隔音材料的使用,减少噪声对生产环境的影响。
  • 自动化与监控系统

    08

    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控洁净厂房的温湿度、压差、洁净度等参数,确保环境稳定。并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,实现对空调系统、照明系统、纯水系统等的集中控制,提高管理效率。
  • 节能设计

    09

    高能耗也是洁净室使用中遇到的一个痛点,除了选用高效节能的空调设备、照明设备等,降低能耗以外,洁斐然还提供专业、创新、可靠的节能设计施工服务,减少洁净室的运行费用。
  • 人员与物料管理

    10

    设置风淋室、更衣室等净化设施,确保人员进入洁净区前进行充分的净化。同时物料进入洁净区前应经过清洁处理,避免带入污染物。
  • 维护与管理

    11

    洁净厂房的设备、过滤器等需要定期维护和更换,确保系统正常运行。洁斐然提供高效率、低能耗、耐用的过滤设备,实现经济、安全、可靠的生产环境。
  • 洁净度等级

    12

    根据生产工艺需求,确定洁净厂房的洁净度等级(如ISO 14644-1标准中的ISO 5、ISO 6等)。
    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通常要求较高的洁净度,尤其是微电子、半导体制造等领域。
    在平面方案规划时,需要根据工艺流程,合理划分不同洁净等级的区域,避免交叉污染。
相关产品推荐
与1000+行业标杆共创洁净厂房新价值
查看更多案例